川派盆景的规则式造型形式,盆景小知识:关于川派盆景的风格特点,你了解多少

川派盆景的规则式造型形式



1、川派盆景的规则式造型形式

川派盆景的造型有规则式与自然式两 种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因为它是川派盆景艺术的代表。规则式讲究“身法”,所谓“身法”就是蟠缚主干的造型方法,它是川 派盆景艺术的主要特色。和扬派盆景1样,自幼培养以蟠扎技艺 见长,表现了川派盆景严谨、奇雄的风格。在川派盆景中,不同 的造型有不同的“身法”。规则式主干有十种表现形式(身法)。   

1、掉拐法先选择从未蟠扎过的小树,带土掘起,斜栽于盆 中,倾斜角度大约在300~40。之间。斜栽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蟠 缚第1个弯子。如果树向右斜栽,则第1个弯子蟠向左边。若树 1日左斜栽,则第1个弯子向右边。第2弯是全株的主要弯子。如 树梢向东方倾斜,第1弯则将树梢蟠向西方。此时若作者以背靠 北方,面对南方而站立,第2弯将指向西方的树梢掉转头指向北力,第2弯的弯内面向作者,这是正面对着作者;相反,将树梢 转向南方,则弯背对着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弯子背面。这就是将 第1弯横拐成第2弯,“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2弯有两种 蟠扎的方法。掉拐通常是1对,1株弯内向着作者,1株弯背向 着作者。陈设在门厅两侧。第3弯是再将第2个弯子拐回来。4   弯、5弯是来回弯曲,5弯做成顶片,有时还再加1个6弯做成 顶片。习惯蟠成5个弯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弯、2拐、3 出、4回、5镇顶,或称1弯、2拐、3怀、4抱、5照足。镇 顶和照足都是做成顶片的意思,并且要求顶片和干基部(足)在   1条与地面的垂直线上。   造型完毕后,从正面看,可以看见第1个弯子和第2个弯的1部分,3弯以上看不见了,是1段直干。所以称“1弯大,2 弯小,3弯、4弯看不到”。由侧面看,第1个弯子看不到,是 1段直线条,第2个弯子可见1部分,第3个以上的弯子全部可 以看见。此种形式在主干蟠曲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 的道理。巧妙地运用了露藏关系,从正面转侧面,各个弯子渐隐 渐现,隐现交替,不论站那1面,都不可能见到所有的弯子,确 实使人有1种变化莫测的感觉。   

2、对拐法又称正身拐,主干在同1立面上来回弯曲。弯子 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无带子。从正面可以看到全部弯 子,在侧面看不到弯子。此式适合于陈设门、厅两侧,左右各 1,颇为壮观。   

3、滚龙抱柱法又称螺旋弯。第1弯与第2弯的蟠曲方法与 掉拐相同,第3个弯子以上是盘旋丽上,经过蟠缚,主干呈螺旋状,如古代宫殿中龙柱形状,故称滚龙抱柱。又如旋卷的螺体,故又称螺旋弯。   

4、方拐法又称汉文弯,此形与对拐相似,只是对拐的弯子呈弧形,而方拐的弯子是方的“弓”字形。流传于川西郫县、灌县、彭县、新繁等县。此型多用垂丝海棠、紫薇两个树种。蟠缚时,先在主干两侧各立小竹竿1根,再扎以横的小竹竿,扎成方格形。待嫩梢长到适当的时候,将嫩梢捆缚到方格上,并使嫩梢的转角成为直角,形成方格状的弯子。因为嫩梢不易断裂,成型需要10—20年时间,费工较多。但形态别具1格,还是会给人 以1种新的艺术感受。   (5)3弯9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茎基部(足)起向上,如对拐法1样.蟠扎9个弯子至顶端。再在与9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3个大弯子,3个大弯子形成正面,9个小弯子是侧面。故称3弯 9倒拐。树种有罗汉松、垂丝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于川西重庆、大邑、温江、灌县等地。   

6、大弯垂枝法先将主干蟠蓝成1个大弯子,将大弯顶部以 上的主干剪去,留下的弯子上的枝条也全部剪去。如果在弯背上。靠近弯顶处有可以蟠成后足盘的枝条也可留下不剪。此后足盘的要求是,下垂,且能蟠3个以上的枝盘,否则这个枝条也不要留下,用巴接(1种高接法)法接1枝条作后足盘。前足盘用倒接巴接法,在大弯的弯内顶部,后足盘枝条上1点的部位,倒接1枝条,蟠成前足盘,促其下垂,其上需蟠3至5个枝盘。大 弯顶部也巴接1枝条做成顶及4至5个枝盘。此法技术性强、难度大、时间长、用工多。蟠缚1株,需用4株,即主干大弯1   株,前足盘、后足盘、顶部巴接各1株,巴接植株宜栽植在高l 米的6方形花台内,高接者用花盆。此形动势较强,垂枝倒 挂。   

7、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先将树干自40~50厘米 高处截去,大树可高1些,小树要低1些。掘起斜栽,倾斜度50度--70度为宜(与地面的夹角)。待新枝萌发后,选1粗壮枝条蟠 作主干的延伸,最好在主干上,选1侧枝作前足盘,再选1后足盘和1个带子。主干蟠缚近视3弯9倒拐。顶部与掉拐的上部相同,因此称接弯掉拐。上半弯子是逗上去的,故又称逗身掉拐法。此法适用于树干不能蟠成弯子,或虽能蟠成弯子,但缺少枝 条的桩头,此造型别具1格。   

8、逗身照蔸法又称立身照蔸法,立身照足法。选择没有主 干的树蔸,掘起,根据树形栽植。待萌发新枝后,选23根生长 位置合适的粗壮枝条蟠为主干。选两根枝条的1主1辅,选3根 枝条的1主2辅。主干蟠3至4个弯子,副干两至3个弯子。树 蔸似山,主副于则是山上之小树。   

9、直身逗顶法又称直干接头法和直身加冕法,此法适用于 大中型树桩。主干不宜弯曲,干的基部具有能蟠缚成3层以上枝 盘的枝条。截去顶端,选留主干延伸的枝头要具有两至3个可蟠 扎成枝盘的枝条。   1

0、巧借法 又称综合法,主干1部分似掉拐法或对拐法,或 滚龙抱柱法,或主干某1段为直干处理。此法根据树木的形态特 点。至于选择何种造型,要灵活自由,以画面的需要为准。这也 是1种有趣的造型方法。

盆景小知识:关于川派盆景的风格特点,你了解多少



2、盆景小知识:关于川派盆景的风格特点,你了解多少

独特的巴山蜀水,经过漫长的历史流程,孕育出了独特的巴蜀文化。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记载:“从开明上至蚕丛积3万4千岁,”“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广汉的3星堆,也足以证明巴蜀文化的悠久历史。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1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1个“简”是简单,后1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1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 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 正因为规律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自然类随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极少数的悬岩式,现在保存完好的“老龄”树桩盆景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清朝末期,每年农历2月十5日成都青羊宫举办花会(已延续至今),各地的花农和盆艺者都把自己制作成型的各类树桩盆景送到花会上展销,此时的树桩盆景已完全采用“3式5型”的造型技法。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1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3弯9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等十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有的桩景状若骑士回首,有“立马望荆州”之称。 迄今为止,4川的树桩皤扎,无论是何种形式,基本上都没有越出这1时期所形成并广泛采用的技法和造型规则。清末民初,成都和各县的着名皤扎艺人约60余人,其中最着名的有窦禹朋、陈洪顺、张彬如、陈玉山、戴开弟、戴崇光。龚音如、李洪泰、纪成久等。到了本世纪40年代,自然类树桩盆景重新抬头,但在蟠扎技法上与规律类大致相同,除悬 崖式外,1些自然类桩头的造型几乎是1种偶然的“机缘”。陈思甫的父亲陈玉山就是常用1些枝条残缺、不适合制作规律类盆景的树坯,顺势加工为自然类。其后李忠玉及邱开春、王明文等发展了自然类,逐渐成为今天川派树桩盆景的两大主要类型之1。 川派山水盆景,虽然远在两宋已见端倪,尤其是安岳县圆觉洞和大足县大佛湾摩岩造像中,飞天与传女手托的山万盆景,已与今天的浅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树桩倾斜,直到 上世纪的45十年代,才由1批园艺家、画家。盆景“玩家”亲密合作,使之成熟。 4川民间有“盆树无根如插木”的谚语,故其桩景特别强调根部的处理,盆中树木多悬根露爪,注意盘根错节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作素材,与石相配,别有情趣。 总的说来,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山水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 、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1般选用金弹子、6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川派盆景的规则式造型形式



3、川派盆景的规则式造型形式

川派盆景的造型有规则式与自然式两 种形式。以规则式为主,因为它是川派盆景艺术的代表。规则式讲究“身法”,所谓“身法”就是蟠缚主干的造型方法,它是川 派盆景艺术的主要特色。和扬派盆景1样,自幼培养以蟠扎技艺 见长,表现了川派盆景严谨、奇雄的风格。在川派盆景中,不同 的造型有不同的“身法”。规则式主干有十种表现形式(身法)。   

1、掉拐法先选择从未蟠扎过的小树,带土掘起,斜栽于盆 中,倾斜角度大约在300~40。之间。斜栽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蟠 缚第1个弯子。如果树向右斜栽,则第1个弯子蟠向左边。若树 1日左斜栽,则第1个弯子向右边。第2弯是全株的主要弯子。如 树梢向东方倾斜,第1弯则将树梢蟠向西方。此时若作者以背靠 北方,面对南方而站立,第2弯将指向西方的树梢掉转头指向北力,第2弯的弯内面向作者,这是正面对着作者;相反,将树梢 转向南方,则弯背对着作者,作者看到的是弯子背面。这就是将 第1弯横拐成第2弯,“掉拐”由此而得名,所以第2弯有两种 蟠扎的方法。掉拐通常是1对,1株弯内向着作者,1株弯背向 着作者。陈设在门厅两侧。第3弯是再将第2个弯子拐回来。4   弯、5弯是来回弯曲,5弯做成顶片,有时还再加1个6弯做成 顶片。习惯蟠成5个弯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1弯、2拐、3 出、4回、5镇顶,或称1弯、2拐、3怀、4抱、5照足。镇 顶和照足都是做成顶片的意思,并且要求顶片和干基部(足)在   1条与地面的垂直线上。   造型完毕后,从正面看,可以看见第1个弯子和第2个弯的1部分,3弯以上看不见了,是1段直干。所以称“1弯大,2 弯小,3弯、4弯看不到”。由侧面看,第1个弯子看不到,是 1段直线条,第2个弯子可见1部分,第3个以上的弯子全部可 以看见。此种形式在主干蟠曲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具有很深 的道理。巧妙地运用了露藏关系,从正面转侧面,各个弯子渐隐 渐现,隐现交替,不论站那1面,都不可能见到所有的弯子,确 实使人有1种变化莫测的感觉。   

2、对拐法又称正身拐,主干在同1立面上来回弯曲。弯子 的大小,自下而上逐渐变小,无带子。从正面可以看到全部弯 子,在侧面看不到弯子。此式适合于陈设门、厅两侧,左右各 1,颇为壮观。   

3、滚龙抱柱法又称螺旋弯。第1弯与第2弯的蟠曲方法与 掉拐相同,第3个弯子以上是盘旋丽上,经过蟠缚,主干呈螺旋状,如古代宫殿中龙柱形状,故称滚龙抱柱。又如旋卷的螺体,故又称螺旋弯。   

4、方拐法又称汉文弯,此形与对拐相似,只是对拐的弯子呈弧形,而方拐的弯子是方的“弓”字形。流传于川西郫县、灌县、彭县、新繁等县。此型多用垂丝海棠、紫薇两个树种。蟠缚时,先在主干两侧各立小竹竿1根,再扎以横的小竹竿,扎成方格形。待嫩梢长到适当的时候,将嫩梢捆缚到方格上,并使嫩梢的转角成为直角,形成方格状的弯子。因为嫩梢不易断裂,成型需要10—20年时间,费工较多。但形态别具1格,还是会给人 以1种新的艺术感受。   (5)3弯9倒拐法方法先是自茎基部(足)起向上,如对拐法1样.蟠扎9个弯子至顶端。再在与9拐垂直的立面上蟠曲3个大弯子,3个大弯子形成正面,9个小弯子是侧面。故称3弯 9倒拐。树种有罗汉松、垂丝海棠、紫薇、石榴、水杉等。此式盛行于川西重庆、大邑、温江、灌县等地。   

6、大弯垂枝法先将主干蟠蓝成1个大弯子,将大弯顶部以 上的主干剪去,留下的弯子上的枝条也全部剪去。如果在弯背上。靠近弯顶处有可以蟠成后足盘的枝条也可留下不剪。此后足盘的要求是,下垂,且能蟠3个以上的枝盘,否则这个枝条也不要留下,用巴接(1种高接法)法接1枝条作后足盘。前足盘用倒接巴接法,在大弯的弯内顶部,后足盘枝条上1点的部位,倒接1枝条,蟠成前足盘,促其下垂,其上需蟠3至5个枝盘。大 弯顶部也巴接1枝条做成顶及4至5个枝盘。此法技术性强、难度大、时间长、用工多。蟠缚1株,需用4株,即主干大弯1   株,前足盘、后足盘、顶部巴接各1株,巴接植株宜栽植在高l 米的6方形花台内,高接者用花盆。此形动势较强,垂枝倒 挂。   

7、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先将树干自40~50厘米 高处截去,大树可高1些,小树要低1些。掘起斜栽,倾斜度50度--70度为宜(与地面的夹角)。待新枝萌发后,选1粗壮枝条蟠 作主干的延伸,最好在主干上,选1侧枝作前足盘,再选1后足盘和1个带子。主干蟠缚近视3弯9倒拐。顶部与掉拐的上部相同,因此称接弯掉拐。上半弯子是逗上去的,故又称逗身掉拐法。此法适用于树干不能蟠成弯子,或虽能蟠成弯子,但缺少枝 条的桩头,此造型别具1格。   

8、逗身照蔸法又称立身照蔸法,立身照足法。选择没有主 干的树蔸,掘起,根据树形栽植。待萌发新枝后,选23根生长 位置合适的粗壮枝条蟠为主干。选两根枝条的1主1辅,选3根 枝条的1主2辅。主干蟠3至4个弯子,副干两至3个弯子。树 蔸似山,主副于则是山上之小树。   

9、直身逗顶法又称直干接头法和直身加冕法,此法适用于 大中型树桩。主干不宜弯曲,干的基部具有能蟠缚成3层以上枝 盘的枝条。截去顶端,选留主干延伸的枝头要具有两至3个可蟠 扎成枝盘的枝条。   1

0、巧借法 又称综合法,主干1部分似掉拐法或对拐法,或 滚龙抱柱法,或主干某1段为直干处理。此法根据树木的形态特 点。至于选择何种造型,要灵活自由,以画面的需要为准。这也 是1种有趣的造型方法。

川派盆景中掉拐的造型特点?岭南派盆景的造型方法主要是以?



4、川派盆景中掉拐的造型特点?岭南派盆景的造型方法主要是以?

川派盆景 川派盆景有着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其树木盆景,以展示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特色,同时体现悬根露爪、状若大树的精神内涵,讲求造型和制作上的节奏和韵律感,以棕丝蟠扎为主,剪扎结合,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险,以“起、承、转、合、落、结、走”的造型组合为基本法则,在气势上构成了高、悬、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观。 就目前情况看,川派盆景中的川西和川东盆景,虽然在某些具体制作手法和景观造型上有1定的差异,但基本的构成原理和制作方法是1致的。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1般选用金弹子、6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品种为制作石材。 岭南派盆景 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5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这里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盆景艺术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岭南盆景艺术起步较晚,但也有数百年历史。 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创作题材,或师法自然,或取于画本,分别创作了秀茂雄奇大树型、扶疏挺拔高耸型、野趣横生天然型和矮干密叶叠翠型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树木盆景;又利用华南地区所产的天然观赏石材,依据“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画理,创作出再现岭南自然风貌为特色的山水盆景。岭南派盆景多用石湾陶盆和陶瓷配件,并讲究景盆与几架配置,题名托意,体现了“1树2石3几架”的1树效果,成为我国盆景艺术流派中的后起之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川派盆景的制作步骤图解?



5、川派盆景的制作步骤图解?

川派规则式的桩景按其传统的蟠扎技艺造型,有1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胜枚举。它们的主干和侧枝自幼用棕丝按不同格式作各种角度、各个方向的弯曲,注重立体空间的构图,难度较大。干形的格式大致有“滚龙抱柱”、“对拐”、“方拐”、“掉拐”、“3弯9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法”等十种;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滚枝、半平半滚之别,不同主干的造型与多种蟠枝方法交互运用,形式多样,树形雄伟端庄。有的桩景状若骑士回首,有“立马望荆州”之称。1对拐,亦称正身拐,主干来回弯曲,通常只1主干,主干的弯拐是来回状。这种树桩从正面看可把树桩头主干的弯子全部看完,逐渐转至侧面,弯子逐渐变小,转至正侧面,不见树桩主干的弯子。2滚龙抱柱,简称滚龙法,亦称螺旋弯。第

1、2弯和掉拐法相同,第3弯盘旋而上。3方拐,亦称“汉文”拐。主干来回弯,颇象对拐,只是弧形弯子蟠成缺1侧的方格型,近似“弓”字体态。从主干基部开始,如对拐法形状蟠到顶端计9个弯子,有时分两次3次进行。再从回曲弯的侧面,自树干基部至顶端蟠成3个大弯子,为正面。 观赏成型的3弯9倒拐法的树桩,从1面移向另1面,景观步步有变,颇现活力。4大弯垂枝,亦称大拐垂条法。将主干蟠成1个大弯子,蟠好在弯后,将大弯顶上的主干和整个弯子上的枝条全部除去,有时也在弯背侧留1枝条,蟠后面的足盘与足盘上部的枝盘,但此枝条蟠往下垂后,须能蟠成3盘、4盘,最少也能蟠3盘,否则,全部剪除。5接弯掉拐法,又称逗身掉拐法。将树干上端锯去,只留基部(30-60cm),等发出健壮的新枝条后进行蟠扎,选1粗壮枝条蟠作主干,用侧枝条蟠作前足盘。

川派盆景有哪些特点?



6、川派盆景有哪些特点?

川派树桩盆景有它自己的特点。在制作上,棕丝盘扎,不露“做手”,对树木很少使用打眼钻孔、生雕硬刻的方法,虽经反复加工,却无刀劈斧削的痕迹。川派盆景力求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形神兼备的境界。而且棕丝的色彩与树皮相近,1个盆景在造型过程中也可以观赏,无须等待几年甚至十几年成型之后才观赏。这种特殊技法,既区别于岭南派的剪裁造型和上海、杭州的铅丝造型,也不同于其它艺术流派的棕丝造型。再以树干为例,4川桩景的主干雄伟高大,与主干短缩的扬州古桩相比,艺术风格也迥然不同。4川树桩盆景的这种特色,正是云雾多、日照少、树木陡长的4川地区自然风貌的艺术再现。

相似内容
更多>